如何應對絲印油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故障
1、發泡:原因是印刷粘度過高,干燥過快,版與承印物有脫離過急,版面不良,絲印油墨本身有問題等因素所造成,可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,或者添加適量消泡劑以及更換油墨。
2、堵版:原因是干燥過快,印刷速度過慢,印刷粘度過高,使用不良及不當稀釋劑,印刷版面受風吹,油墨細度不合格或帶雜質所造成。應適當調整干燥速度,或者更換油墨。
3、針孔:原因是被印刷體太光滑、印刷面有油脂保護層或帶有雜質,油墨本身不良所造成,因此必須對被印刷物表面進行前處理,添加流平劑或者更換優良油墨。
4、附著力不良:原因是絲印油墨選擇不適當,前處理不夠充分;承印物有雜物,干燥溫度時間不足;添加劑、固化劑、催干劑的用量不適當,雙組份油墨疊色印刷時,底色固化過硬等因素所造成。由于PE、PP、PET、鋁箔等材料化學極性相當低或者過于光滑,因此一般都進行電火花、火焰、強酸浸著等處理,以提高印刷面的表面張力。雙組份絲印油墨的墨膜固化后,由于化學反應作用,交聯成致密性特強墨膜,完全固化后的墨膜難于被溶劑所浸蝕,因此疊色印刷時,底色表干后,即可印刷,其他因素可采取相應方法進行調整。
5、拉絲:原因是粘度過高,干燥過快,油墨所用樹脂與溶劑配合不當所造成,應使用合適溶劑,調整適當粘度或者更換優良油墨。
6、遷移、褪色:原因是絲印油墨中使用不當顏料,特別是有大量增塑劑軟膜,更易發生遷移,應選用適當油墨。
7、發白或者印刷面有霧狀:原因是稀釋劑含有水份、印刷環境空氣濕度大,或者絲印油墨本身不良。由于印刷面干燥時,溶劑揮發會吸收周圍熱量,造成局部水蒸氣凝固于墨膜里面或表面造成白霧化,因此應選擇適當干燥速度或者降低空間濕度,或者更換優異的油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