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V紫外線是電磁波譜中波長從10納米到400納米輻射的總稱,不能引起人們的視覺。以下是關于它的一些主要信息:
特性
- 穿透能力:其穿透能力較弱,臭氧層能吸收大部分來自太陽的紫外線,只有少量能到達地球表面。不同波段的紫外線穿透能力有所不同,UVA(波長320 - 400納米)能穿透云層、玻璃,直達皮膚真皮層;UVB(波長280 - 320納米)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,僅小部分到達地面,可被玻璃阻擋,主要作用于皮膚表皮;UVC(波長100 - 280納米)幾乎被臭氧層完全吸收,在大氣中含量極少,穿透能力最弱。
- 化學作用:具有較強的化學作用,能使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,如使某些物質產生熒光,還可用于消毒殺菌,破壞微生物的DNA和RNA結構,使其失去繁殖和生存能力。
來源
- 自然來源:主要來自太陽,是太陽光譜的一部分。
- 人工來源:常見的有紫外線燈,廣泛應用于醫療、衛生、工業等領域;還有一些工業生產過程,如焊接、電鍍等,也會產生紫外線。
對人體的影響
- 有益方面:適度照射UVB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,有助于鈣的吸收,對骨骼健康有益。
- 有害方面:過量照射紫外線會對皮膚和眼睛造成傷害。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,皮膚可能出現紅腫、疼痛、脫皮等曬傷癥狀,增加皮膚癌的發病風險;對眼睛而言,可能導致結膜炎、角膜炎等疾病,長期累積還可能引發白內障。
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可通過涂抹防曬霜、佩戴太陽鏡和遮陽帽等方式減少紫外線對身體的傷害。